以媛/臺北
尊敬的太陽盛德導師好
全球超及生命密碼家人大家好
今年開年以來全球媒體刊載或播放的主題大多圍繞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卻忽視了此期間各地同時發生的其他重大天災,看來完全沒有停止且有大肆傳播的趨勢。
例如美國西岸華盛頓州最近有大黃蜂肆虐,威脅蜜蜂的生存;在美國東部4月份從南到北此起彼落吹起多場巨型龍捲風,造成巨大人員財產損失;東非自2019年發生蝗災,今年4月又有第二波蝗災出現,並且規模大過20倍。
亞洲殺人大黃蜂出現在美國西岸的華盛頓州,而且有多個不同的蜂群在不同地方出現。這種名為「亞洲大黃蜂」的蜂王能長到五厘米長,工蜂能用像尖尖的鯊魚翅那樣的上頜在幾小時內消滅一個蜂箱,將裡面的蜜蜂斬首,然後攜帶著蜜蜂胸部飛走,去喂它們的後代。
大黃蜂對付更大目標的辦法是使用強大的毒液和螫針,螫針的長度足以刺穿養蜂服,這個組合讓被螫者極為痛苦,受害者描述那就像滾燙的金屬刺進皮膚。在日本,每年被大黃蜂螫死者多達50人。
這種大黃蜂的出現不只是蜜蜂的生存被威脅,人類沒有美味可口的蜂蜜可以享用,最嚴重的是需要授粉的花卉、蔬果都會因為缺乏蜜蜂的穿針引線而面臨生存危機,這將引發一連串的生態平衡問題,後果非常嚴重。
非洲正面臨新一波蝗災,規模約是前一波的20倍,部分東非地區已經淪陷,恐陷數百萬人於飢荒。有農民聲稱,蝗災比「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更具毀滅性。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沙漠蝗蟲跟許多昆蟲一樣,從一顆卵、逐漸長為幼期的若蟲,最後發展為成蟲。雖然一隻沙漠蝗蟲看似無害又不引人注目,但是當一大群沙漠蝗蟲群居在一起,便成了能引發災害的「迷你野獸」。
當蝗蟲大量聚集,規模可以多達 100 億隻,長度綿延數百公里。這些蝗蟲單日能夠覆蓋 200 公里,不斷地進食、繁殖,嚴重破壞農村生計。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數據顯示,平均一群蝗蟲每年就足以破壞能夠養活 2500人的農作物量 。聯合國指出,西非 2003 年至 2005 年的熱浪導致蝗蟲數量急遽增加,同時也造成價值 25 億美元(約新台幣 750 億 6900 萬元)的作物損失。
美聯社報導,在新冠肺炎疫情傳播至世界多數地區的數週前,部分非洲國家早已面臨70年來最大的蝗災,堪稱是另一場災情威脅。如今,非洲地區正面臨第二波蝗災,規模約比前一波大上20倍。
數十億隻年幼蝗蟲正從繁殖溫床的索馬利亞湧出,尋找雨季中滋長的新鮮植被。結果就是讓非洲原本就已貧弱的數百萬人民再陷危難,因為當他們聚集試圖對抗蝗災時,恐有散播新冠肺炎病毒的風險。
「華盛頓郵報」報導,這批蝗蟲遠看像是滾滾濃煙,接近後這數十億蝗蟲大軍又像難以數計的雨點,這種聖經裡惡名昭彰的生物瀰天蓋地,猶如惡運蔽日。
中媒「新京報」稱,在中國疫情未結束之時,第二波非洲蝗災再次來襲,為應對蝗蟲災害,中國國家林業局3月初已發布緊急通知,表明若氣候適宜,蝗蟲有機會從巴基斯坦、印度、緬甸進入西藏及雲南,強調將會密切監控情況。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張澤華警告,這波蝗災的風險更高,蝗蟲的數量有可能暴增到20倍。遠在上海的海關也發現有蝗蟲藏在貨物中。中國專家示警,「蝗蟲已經開始敲中國的大門」,推測中國將會於6月進入蝗災高風險期。
美國南部與東岸地區在4月中旬連續2天爆發至少60場龍捲風,侵襲德州、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馬州、田納西州、喬治亞州和南、北卡羅來納州,導致無數房屋遭摧毀,至少30人死亡,是近6年來災情最嚴重一次龍捲風爆發。正值新冠肺炎防疫前間,民眾集合至避難所時仍不忘戴上口罩,盡可能遵守社交距離規定。
「今日美國」USA Today報導引述風暴預報中心的說法,稱這是自2014年4月以來,美國發生最嚴重的一次龍捲風大爆發。當年4月25日至28日間美國發生多場龍捲風,導致美國中部、南部地區35人罹難。
另據即時停電情況統計網站PowerOutage.us數據,劇烈風暴在美東山區引發多起洪水和土石流,並導致從德州至緬因州至少130萬戶停電。數據指出,在風暴高峰時,康乃狄克州和麻州有5萬人無電可用。
美國是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但屋漏偏逢連夜雨,將近20個州的9500萬人在4月12日與13日遭受極為惡劣的天氣,例如暴雨、冰雹和龍捲風等等,官員對此呼籲民眾不要死守著新型冠狀病毒的封鎖規定,遇到龍捲風時找個安全的地方躲避保命更為重要。
大自然對於人類的示警在過去幾年就在進行著。2020年庚子年以來這一波波的天然災害接踵而來,完全沒有停歇的跡象,且較過去更為密集緊迫。究竟這背後有些甚麼訊息是宇宙天地想要傳達的?
人類在到處救災、療傷止痛之際,究竟有無反省或反思我們自己有哪些違背天理,傷害自然的行為?是否能做出積極的改變,和自然天地萬物共存共生,取得和諧?
天地無語,但當天地收圓天時緊急之際,大自然的舉動是嚴格而沒有轉圜餘地的。其實,若我們仔細體會宇宙天地的自然規律,當我們和自然共存,維護生態平衡,自然回饋給我們的是寧靜祥和、豐饒富足。
這在「賴桑的千年之約」及「石虎不要再傷心」的諸多事例中可見一斑。賴倍元先生在大雪山以30年時間轉換了大雪山上的一個角落,由雜林變為根深、樹齡長、台灣本土肖楠、紅檜、五葉松、雪松、牛樟樹、櫻花等大樹的森林。
吸引了各類保育昆蟲、大冠鷲、山豬等食物鏈頂端的獵食者現身,造就復育後森林的生態改善實例。苗栗石虎現身在通霄一帶地區的農田濕地,也孕育了鳥、蛙、蟲、魚等多樣性生物,在乾淨豐富、生態平衡的大自然中共享生機。
天道運行自有妙處。老子《道德經》中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對於眾生一視同仁,無偏無私,無厚亦無薄。但上天又常常無意識地暗中幫助善良的人們。
老子這句話的真實意義在於: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順應天道的人,所以天道總是與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猶如神助,順風順水。
寫到這裡,才充分體會太陽盛德導師在幾次全球網路共修課時提到的,人類如果不能徹底從新冠疫情或其他諸多天災中省思背後宇宙天地傳達的訊息,而一再展現「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的狂妄自大傷天害理,就只有接受「天說的算」的後果。
那時候的慘痛教訓可能不是各國人民或政府所能承受的,想到這裡只能暗自祈禱。現在心情有些沉重,還是聽一首太陽盛德導師作詞作曲的心靈歌曲<珍惜>補充一些療癒能量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4bAVbmWrkk&list=PLdbWEkj2N0yzKuBKUZt8Km_UBmFH4Phz-
這一生許多精彩緣依
都值得從此好好珍惜
不論是順或逆的軌跡
總看那是種非凡天際
人生苦短 你我懂這道理
時時刻刻真的要珍惜
珍惜能徜徉於天地
珍惜能在幸福的分秒裡
我願珍惜那點滴在心裡
品味著紅塵幻化精彩戲
珍惜這幕幕的歲月痕跡
珍惜此時此刻的天地裡
這一生許多精彩緣依
都值得從此好好珍惜
不論是順或逆的軌跡
總看那是種非凡天際
人生苦短 你我懂這道理
時時刻刻真的要珍惜
珍惜能徜徉於天地
珍惜能在幸福的分秒裡
我願珍惜那點滴在心裡
品味著紅塵幻化精彩戲
珍惜這幕幕的歲月痕跡
珍惜此時此刻的天地裡
我願珍惜那點滴在心裡
品味著紅塵幻化精彩戲
珍惜這幕幕的歲月痕跡
珍惜此時此刻的天地裡
珍惜這幕幕的歲月痕跡
珍惜此時此刻的天地裡
在愛中共振,在感恩中連結。
打造精彩生命,共創美好未來。
留言列表